技術支持目錄
最新資訊
常見故障維修:精準定位,規范操作
1. 故障 1:氣缸動作緩慢 / 無力
可能原因
氣動系統壓力不足(低于 STS 規定的最低工作壓力:通常為 0.15MPa,具體參考型號手冊);
進氣口 / 排氣口堵塞(如過濾器濾芯堵塞、氣管內徑過小或彎折);
氣缸內部密封件老化 / 磨損(導致活塞兩側串氣,壓力損失);
導桿與導向套摩擦阻力過大(潤滑不足或磨損)。
維修步驟
先檢查氣動系統:用壓力表測量進氣壓力,確保壓力在 0.15-0.7MPa(STS 常規工作壓力范圍);檢查過濾器是否堵塞,若堵塞則更換濾芯;檢查氣管是否彎折,必要時更換更粗或更柔軟的氣管;
若壓力正常,拆卸氣缸端蓋,檢查導桿潤滑狀態:若潤滑不足,補充專用潤滑脂;若導桿 / 導向套磨損(表面有明顯劃痕或間隙過大),更換導桿或導向套組件;
若上述無問題,拆解氣缸本體,檢查活塞密封件(如 O 型圈、U 型圈):若密封件老化、變形或破損,更換為 CKD 原廠密封件(需注意密封件材質與介質兼容性,STS 常規密封件為 NBR,耐腐蝕場景為 FKM)。
2. 故障 2:導桿卡頓 / 異響
可能原因
導桿潤滑失效(潤滑脂干涸或污染);
導桿表面銹蝕 / 劃傷(導致摩擦阻力增大);
導向套 / 軸承磨損(間隙過大,導桿晃動);
偏心負載過大(導桿受力不均,發生卡滯)。
維修步驟
拆卸導桿保護罩(若有),清潔導桿表面:用中性清潔劑去除舊潤滑脂和雜質,擦干后補涂專用潤滑脂,手動推動導桿測試是否平滑;
若導桿有輕微劃痕,用細砂紙(600 目以上)打磨拋光,再補涂潤滑脂;若劃痕較深或銹蝕嚴重,直接更換導桿(需匹配 STS 型號的導桿規格,如直徑、長度);
若導桿無問題,拆卸導向套 / 軸承組件:檢查軸承是否磨損(轉動是否順暢,有無異響),若磨損則更換原廠導向套 / 軸承;
檢查負載連接:調整負載與氣缸的同軸度,若無法調整,加裝外部導向機構,避免偏心負載。
3. 故障 3:氣缸泄漏(端蓋 / 導桿處漏氣)
可能原因
端蓋密封件(如端蓋 O 型圈、防塵圈)老化 / 破損;
導桿與防塵圈配合處磨損(防塵圈密封失效,同時可能導致雜質進入);
端蓋螺栓松動(密封壓力不足)。
維修步驟
先擰緊端蓋螺栓(按產品手冊規定扭矩),測試是否仍泄漏:若擰緊后泄漏停止,需定期檢查螺栓緊固狀態;
若仍泄漏,拆卸端蓋:檢查端蓋 O 型圈、防塵圈是否老化 / 破損,更換為 CKD 原廠密封件(安裝時需在密封件表面涂抹少量潤滑脂,避免安裝劃傷);
檢查導桿與防塵圈的配合面:若導桿表面有毛刺或磨損,打磨光滑后再安裝新防塵圈;若導桿磨損嚴重,需同步更換導桿。
4. 故障 4:氣缸無法動作
可能原因
氣動閥故障(如電磁閥線圈燒毀、閥芯卡滯,導致氣路不通);
氣缸內部活塞卡死(如異物進入氣缸,或密封件嚴重磨損導致活塞卡頓);
進氣口完全堵塞(如過濾器濾芯完全堵塞,或氣管斷裂)。
維修步驟
檢查氣動閥:用萬用表測量電磁閥線圈電阻(正常范圍通常為幾十至幾百歐,具體參考閥型號),若電阻無窮大則線圈燒毀,更換電磁閥;若線圈正常,手動推動閥桿測試,若卡頓則拆解閥清洗閥芯;
若閥正常,檢查進氣路:拆卸進氣口接頭,用壓縮空氣吹洗進氣通道,確認氣路通暢;
若氣路通暢,拆解氣缸:檢查活塞是否卡死,若有異物(如金屬碎屑、灰塵),清理異物后更換密封件;若活塞磨損嚴重,更換活塞組件。